设为首页
加入收藏
繁体中文
在线留言
|
|
|
专项工作
产业发展
移民搬迁
整村脱贫
建档立卡
扶贫旅游
社会帮扶
培训就业
互助资金
首页>>专项工作>>产业发展
Copyright 2012 www.cqfp.gov.cn All . 渝ICP备09002175号-1
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重庆市凯德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承包土地建工厂 带领村民共致富 一个合作社带活一个村
发布人:彭水扶贫办 发布日期:2017-11-21       【 打印页面 | 关闭阅读

承包土地建工厂 带领村民共致富

一个合作社带活一个村

割红薯藤、挖红薯、捡红薯……清晨的寒风扑灭不了收获的热情,11月7日,连湖镇茅坪村20多名村民在红薯种植基地忙得不亦乐乎,而在相距不远的红薯加工厂里,工人正忙着清洗、维修工具,为生产红薯粉做准备。

“在红薯种植基地干活,每天有80块钱收入,还包吃,安逸!”茅坪村村民李贤珍乐呵呵地说,“真的感谢永超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,让我能在家门口挣钱补贴家用。”

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

说起永超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,那就必须得说负责人廖长春。

现近不惑之年的廖长春,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,曾经一直以种地为生,日子过得很艰难。

为了实现脱贫致富,2016年4月,在当地镇政府的帮助下,廖长春与本村其他4家村民在茅坪村承包了300多亩的土地,种植高淀粉红薯,并建起占地1300多平方米的专业红薯加工厂生产红薯粉和粉丝。

“合作社承包土地和建工厂、买设备,共投入了大概100万元,但是我不用愁红薯粉的销路。”廖长春说。勤劳、善良的廖长春,用诚实、守信拿到“订单”,合作社生产的干红薯粉和粉丝销往湖北、广东和重庆的各大零售商场。

“每年最忙的季节,在合作社的红薯种植基地和红薯加工厂打工的村民有30多人。”廖长春说,去年合作社卖出去了10万斤的红薯粉丝,销售额有70万左右。成功实现脱贫致富的廖长春成为村民致富的带路人。“我一人富了不算富,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。”

据了解,合作社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吸引附近村民到合作社的红薯种植基地和红薯加工厂打工,进而带动了附近更多村民就业,尤其是帮助一些留守妇女和老人增加收入。同时,红薯加工厂用来生产红薯粉的红薯除了合作社种的之外,还大量收购附近村民种植的红薯,仅去年就收购了500多吨红薯。

一个合作社带活一个村

茅坪村村民黄少芬,她以一亩一年100元的价格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永超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,还经常到合作社打工。

“忙完自家的活后在合作社打工,每年收入1万元呢!”黄少芬很是兴奋地说:“既能赚钱,又照顾了老人和小孩,我们家日子越来越红火,这全靠合作社。”

“一个合作社,带动一个村。”连湖镇宣传委员蒲媛感慨地说,这个合作社给茅坪村带来了大变化,不仅富裕了村民,还充分发挥了“撂荒地”的经济价值。

“除了村民自己育苗,合作社还免费提供红薯苗和技术。”廖长春说,随着合作社的规模日益壮大,所需红薯越来越多,所以更多的是由村民种植,合作社收购,现在已有20多家农户为合作社种植高淀粉红薯,平均规模在100亩以上。

目前正是合作社繁忙时期,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,廖长春用约7万元购买了全新的烘干机和自动控温的锅炉,并修建了烘干室。谈起合作社的未来,廖长春满怀信心,“合作社要成立自己的苕粉品牌,利用好农村电商优势扩大销路。”

 

101948